《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头条报道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作者::刘军伟 钟伟平 时间:2019-05-20 点击数:

 

 

5月20日,《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头条刊发《许昌学院历时9年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从中原农耕文化中追寻大学的根与魂》一文,全文逾3000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校农博馆建设的艰辛历程与目标定位,以及农博馆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教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效和积极意义,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一个有情怀、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一个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的博物馆,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博物馆。文章指出,“如今,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历史的记忆符号和校友的往日情思,还承载着珍藏农耕时代记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文中还对我校在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发展研究方面的成效及特色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学校在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发展研究方面不断积淀,形成了鲜明特色。除农博馆外,先后建立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紧紧围绕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创新应用等问题,已形成了古今兼备、一体双翼的涉农研究格局,形成了涉农研究“矩阵”。”全文如下:  

 

许昌学院历时9年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

从中原农耕文化中追寻大学的根与魂


农耕文化博物馆门前的日晷

当我们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许昌学院却用一个特色鲜明、藏品丰富的高校专题博物馆细细描摹出了它的背影,珍藏下了过往时光的记忆。

今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走进许昌学院,在逸夫图书馆西侧,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两层楼房,青砖墙,红瓦顶,典雅的白色立柱,纵深的屋檐长廊,在校园里显得格外醒目。“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稻黍稷麦菽丰饶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信凝聚华夏五千年”,一幅幅意味深长的对联,更显和谐。

这里就是2012年落成开馆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后文简称“农博馆”)。这座建筑,原样原大地复制了该校前身于20 世纪 50 年代建在老校区的一座仿苏式文科教学楼。如今,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历史的记忆符号和校友的往日情思,还承载着珍藏农耕时代记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眼光与决心

“古朴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朴的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然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参观者张康凯的留言,类似参观者的留言现在已有厚厚的几十本。

开馆6年多来,来自省内外的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赞誉良多。农博馆所承载的宣教育人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学术研究功能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农博馆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作为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座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14年、2015年分别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吸纳为团体会员。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展示馆。

回溯2010年最初动议创建农博馆之时,师生教职工的看法并不一致。虽然很多人看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许昌学院并非农业院校,建这样的博物馆是不是多管闲事?是不是浪费精力财力?

学校为此召开了专题论证会,经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历史跨入20 世纪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功能之一,站在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抢救性地创建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学校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理应瞄准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为服务社会文化事业作出贡献,创建农耕文化博物馆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建馆定位

没有一间房舍、没有一件藏品、没有一丝经验,仅仅有一个理念,这就是当时的建馆基础。但是,建馆团队认为,只要有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他的都可以“无中生有”,都能够一步步创建!
基建团队立即动手,图纸很快变成了楼房,农博馆创建团队随即确立了“五字方针”的建馆定位:

一是“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为 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

二是“近”,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着力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 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失与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

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技”“境”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突出高校博物馆应有的育人功能、研究功能和文化内涵;

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耕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 化的全景图;

五是“真”,该馆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所有展品均由民间搜集而来,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接地气、通民情、贯古今、重文化,融宣教育人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学术研究功能为一体”被确定为本馆特色。

创造一些理念的东西,似乎并不难,最难的莫过于搜集展品。由于农村早已发生很大变化,展品搜集起来十分困难,但越是展品难搜集,越证明创建这样的博物馆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是不能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开馆后几年来的持续搜集,现在该馆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耕藏品最全、最为系统、最接地气、最具学术价值的专题博物馆。


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品

功能彰显

自2012年12月30日开馆以来,农博馆受欢迎的程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了建馆之初的预料,其中不乏专程到访考察的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有关团队和农业文化研究学者。
   在每天熙熙攘攘的参观队伍中,青少年学生占较大比例。为了充分发挥农博馆的宣教育人功效,除固定展览外,农博馆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积极策划举行各类专题教育活动。

作为一座建在高校的博物馆,农博馆的研究功能日益凸显。为切实做好农耕文化这篇大文章,许昌学院于2014 年启动了含有8项子工程的“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逐步展开有关工作。其中,学术研究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它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农博馆团队成员认为,不仅需要对农耕文明溯源追流,汲取丰富营养,而且需要考究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耕嬗变的过程与趋势,面向未来,推进传承;不仅需要认真搜集、整理和消化吸收历史留下的典籍资料,更需要针对刚刚离去和目前尚存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团队持续深入河南省各个市县偏远农村开展田野调研,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第一手材料,同时认真开展整理和研究,着手撰写“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丛书。为给当前和今后的学术研究及参观学习打造权威的资料平台,农博馆与学校图书馆联起手来,建设以“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大型典籍资料库。目前已搜集全省各个市县的地方史志,以及大批关于民俗、非遗、古村名镇等有关资料。

学校在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发展研究方面不断积淀,形成了鲜明特色。除农博馆外,先后建立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紧紧围绕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创新应用等问题,已形成了古今兼备、一体双翼的涉农研究格局。

学校建设的中原农村发展智库(大数据)平台入选教育部“曙光计划”百校工程大数据的核心节点单位,建立了包括中原印象村史档案在内的精确到村的数据查询系统。此外,学校还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许昌发展研究院、颍川文化研究中心、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形成涉农研究“矩阵”。

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厅

开放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厚重。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农耕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掘、研究、传承、发展,绝不是一两个或少数博物馆力所能及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由于建馆较早,对于影响带动省内外形成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建设新方向起到了积极作用。农博馆以开放的思路和眼光,力促省内外创建同类博物馆,携起手来共同为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作出努力。

许昌学院党委书记闫纪建表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及其相关研究工作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经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对外辐射影响力的亮丽名片,学校将进一步利用好这个平台,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凸显高校学术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

“我们应该明白从哪里来,记住通往故乡的路,守住心灵深处那片家园。”有参观者写下这样的留言。

青山绿水,悠悠乡愁,寄情农耕,情怀所至。许昌学院正在用一座博物馆的情怀力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回望传统农耕生活,更感今日幸福,展望未来,我辈更当共勉。

新闻链接: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5/t20190520_234960.html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许昌学院版权所有  0374-2968893,2998018  豫ICP备08001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