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奏响校地人才协同创新时代乐章
作者:董小菡 黄海军 黄高峰 时间:2016-03-15 点击数:
本报记者 董小菡 通讯员 黄海军 黄高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人才被赋予了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2015年是许昌市和许昌学院开展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战略合作的第二年,也是持续深入、扎实推进、有效提升的一年。这一年,许昌市政府主动服务,提质增量聚英才,搭建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双百工程”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高度评价。
主动服务,提质增量聚英才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寻觅人才求贤若渴,把做好人才工作看作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
2014年1月,我市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正式启动,建立了校地“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合作共赢。
据了解,“双百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从“中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优秀人才中,选派100名担任许昌学院“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科技顾问”等,参与许昌学院教学、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每年选派20名左右,聘用期限1年,期满后可根据需要续聘;许昌学院派出100名干部和专家、教授、博士到许昌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每年派出20名,每批挂职期限1年。
把地方和企业的英才请进来,充分发挥自身业务和行业资源优势,走上课堂教学一线,参与产学研合作办学,有力促进了许昌学院和社会发展的对接,加快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双百工程”中的多名兼职教授深度参与并推动了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优化,推进了协同创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步伐,尤其在专业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高端科技创新和研发团队的指导建立、校内学术交流、青年教师团队建设和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河南瑞贝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武俊安担任许昌学院兼职教授后,在商学院2014级本科生中设立注册会计师实验班,对遴选出来的30名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并对专业教材改革提出修改建议,增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武俊安牵头建立的“商学院—瑞贝卡教学实践基地”,先后接纳了商学院近200人次进行企业认知学习。
在许昌学院二级学院,“双百工程”第二批20名兼职教授成为最受欢迎的“嘉宾”和“常客”。他们或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或悉心指导师生开展科学研究,或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一线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一年来,兼职教授累计讲授理论课92节、实验课156节,安排学生实习实训2328人次,合作开展科学研究49项,合作开展技术攻关25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试验中心”、“实验室”19个,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25个。
搭建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习惯了在象牙塔内关门教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会存在一定距离。科技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时候尚有一段距离。
“双百工程”的实践证明,当高校老师走出校园,一方面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培育了“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结合社会现实开展科研工作,真正实现了科技就是生产力。
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挂职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的许昌学院科技处处长张志立博士,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浪潮集团等企业入驻园区,引进台湾碳基无人机项目等重大高科技项目,协助广州莱拓科技等12家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牵线许昌学院与4家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2家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发挥学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张志立博士协助示范区建成美观大方、功能齐全的中原电气谷网站,解决了示范区网站建设长期滞后的“老大难”问题,为中原电气谷招商引资提供了高水准的“互联网+”平台。
张志立博士的“忙碌”只是“双百工程”中挂职博士们的一个“缩影”。在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全市三大水利项目建设一线工地、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禹州市钧瓷文化园、鄢陵花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组培实验室、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都有他们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忙碌身影。
他们像张志立博士一样,肩负责任和使命,走出大学“象牙塔”,俯下身子“接地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施展才能,绽放光彩。他们如同散落在许昌大地的蒲公英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散着无限憧憬。
校地共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凝聚了高校、地方高层次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了人才“叠加”效应。砥砺奋进的许昌,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发挥合作双方优势,一方面助推“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有力推动了许昌学院的深度转型,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对接,加强了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挂职(兼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历练和提升。“双百工程”让校地双方的高层次人才充分流动,有效发挥出了人才蝶变效应,奏响了校地共建人才协同创新的时代乐章。
挂职有期限,但服务无尽时。2015年第二批互派人员工作已经结束,教授、专家、博士们即将回到各自原先的工作岗位,但他们内心都充满了不舍和依恋,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感谢市委组织部的鼎力支持,感谢许昌学院选派优秀的人才,感谢挂(兼)职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一年的挂(兼)职结束并不意味着感情的中断,正如座谈中大家谈到的,“不是朋友是亲戚,不是亲戚是朋友”、“挂职结束情未了”、“常回家看看”。双方彼此结下的深情厚谊必将天长地久,进一步巩固升华。
该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是许昌市委、市政府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举措,‘许昌模式’已成为我省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引领,人才‘双百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5年1月,河南省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许昌学院召开,“许昌模式”叫响省内外,作为“许昌模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双百工程”备受瞩目;2月,“双百工程”再次被列入河南省年度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之一;9月,《“双百工程”:奏响校地人才协同创新乐章》案例文本,荣获2015年“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奖”;《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人才》、《河南日报》等多家国家、省级媒体频频聚焦“双百工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中国梦的缔造者。2016年校地共建人才“双百工程”第三批互派工作业已启动,人才强市的足音铿锵,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