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进行时】之十九:追寻农耕文化的根与魂
作者:刘军伟 钟伟平 时间:2017-12-23 点击数:
追寻农耕文化的根与魂
——写在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五周年之际
当我们感叹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许昌学院却用一个特色鲜明、藏品丰富的专题博物馆细细描摹出了它的背影,珍藏下了过往时光的记忆。
走进许昌学院,在逸夫图书馆西侧,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两层楼房,青砖墙,红瓦顶,典雅的白色立柱,纵深的屋檐长廊,在校园里显得格外醒目。“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稻黍稷麦菽丰饶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信凝聚华夏五千年”,一幅幅意味深长的对联,更显和谐。这座建筑由该校前身许昌师专建于20世纪50年代建在老校区的教学楼复制而成。如今,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历史的记忆符号和校友的往日情思,还承载着珍藏农耕时代记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这里就是2012年落成开馆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后文简称“农博馆”)。农博馆共设17个室内展厅和两道室外长廊,分设22个部分,通过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3000余件(套)藏品全方位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图1: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外景
开馆五年来,来自省内外的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赞誉良多。农博馆五年累计开放达1500天以上,上千支参观队伍,数十万参观者走进农耕馆。它所承载的宣教育人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学术研究功能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农博馆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作为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15年已分别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吸纳为团体会员。几年来,先后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展示馆,并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河南省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奖,2016年入选全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特色品牌等。
筹建之初,眼光与决心至关重要
许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最初动议创建农博馆之时,教职工生的看法并不一致。虽然很多人看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但也不免有少数人认为许昌学院并非农业院校,建这样的博物馆是不是多管闲事?是不是浪费精力财力?
学校党委为此召开了专题论证会,经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站在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抢救性地创建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功能之一,学校升本以来,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学校瞄准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为服务社会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应该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所以,学校领导班子果断做出决定创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由时任党委副书记、正校级调研员的汪庆华教授带领团队具体实施。
随着时间推移,全校师生不仅在认识上形成了高度统一,而且在行动上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从着手创建到今天已经8年时间,农博馆的成长与发展,都牵挂着全校师生的心,也凝聚着大家的辛勤汗水。当年曾经有些疑惑的老师感慨地说:今天看来,这绝不是多管闲事,而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先见之举和得力之作!
创建过程,充满艰辛而又满怀激情
没有一间房舍、没有一件藏品、没有一丝经验,仅仅只有一个理念,这就是当时的建馆基础。但是,建馆团队认为,只要有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他的都可以“无中生有”,都能够一步步搞出来!
基建团队立即动手,勘察设计,组织实施,图纸很快变成了楼房;农博馆创建团队通过外地考察和认真研讨,随即确立了“五字方针”的建馆定位:一是“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二是“近”,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着力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失和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人”、“物”、“事”、“技”“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突出高校博物馆应有的育人功能、研究功能和文化内涵;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耕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五是“真”,该馆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所有展品均为由民间收集而来,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接地气、通民情、贯古今、重文化,融宣教育人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学术研究功能为一体”被确定为本馆特色。
图2:展品掠影
搞出一些理念的东西,似乎并不难,实践证明,最难的莫过于收集展品。由于农村早已发生很大变化,很多东西毁的毁、卖的卖、烧的烧,征集起来十分困难。全校师生齐动员,家里找、亲戚寻,搞了半年多,仍然所获寥寥。眼看博物馆楼房拔地而起,而展品还没指望,汪庆华教授一度急得夜不能寐。他想,越是东西难收,越证明创建这样博物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是不能退缩,绝不能半途而废!于是,他和徐中森、孟聚、崔凤巧等几位建馆核心成员讨论,看来要想得到民间“宝贝”,必须亲自“下水”!从2011年开始,他们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拔腿就往山里跑、乡下转,一村村、一家家走门串户寻访收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招真管用,不仅每有所获,而且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和越来越多的线索,终于在开馆时初步把各个展厅撑起来了。随着开馆后五年来的持续收集,现在,该馆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藏品最全、最为系统、最接地气、最具学术价值的专题博物馆。
功能彰显,高校博物馆也可门庭若市
“古朴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朴的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然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参观者张康凯的留言,类似参观者的留言现在已有厚厚的几十本。
自2012年12月30日开馆以来,这个馆受欢迎的程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了建馆之初的预料。开馆前几年,每年参观在5万人次左右,2016年以来,观众数量大幅提升,全年已超过十万人次。平时大量散客未做登记,仅登记在册的重要团队,目前已达1392支,其中2017年元月以来有415支。其中不乏专程到访考察的外省有建馆意向的政府单位和有关企业,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的有关团队或农业研究文化学者。
图3: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图4:义写义送春联
近水楼台先得月。本校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校团委等单位都在这里建立了实践基地;许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团委、许昌晨报等均将这里设立为教育实践基地。在每天熙熙攘攘的参观队伍中,青少年学生占较大比例。为了充分发挥农博馆的宣教育人功效,除固定展览外,农博馆每年在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期间,还积极策划举行各类专题教育活动。2013年以来,连续5年举行以“农耕回望·文脉传承”为主题的摄影图片系列展览,分别深入到大中小学校、许都广场、灞陵桥公园等校内外公共场所进行巡回展览;举行传统儿童游戏夏令营、义写义送春联、“莫忘乡愁”清明诗会、特教生走进农博馆助残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效果良好,广受欢迎。不少人指着“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子说,这个牌子真的名副其实!
学术研究,聚焦农耕嬗变过程与趋势
作为一所建在高校的博物馆,近年来,其研究功能日益凸显出来。为切实做好农耕文化这篇大文章,许昌学院于2014年启动了含有8项子工程的“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分别从实体展馆建设、数字农博建设、大型丛书编著、典籍资料建设、古今双向研究、现代媒体传播、农博主题推广、农耕场馆联动等方面逐步展开有关工作。其中,学术研究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它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农博馆团队成员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农耕文明溯源追流,汲取丰富营养,而且需要考究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耕嬗变的过程与趋势,面向未来,推进传承;不仅需要认真收集、整理和消化吸收历史留下的典籍资料,更需要针对刚刚离去和目前尚存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图5:展厅掠影
几年来,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的团队在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点大力支持和工作指导下,持续深入全省各个市县偏远农村开展田野调研,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第一手材料,同时认真开展整理和研究,着手撰写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丛书。该丛书得到河南出版传媒集团的重视,被列入河南省“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为了为当前和今后的学术研究以及参观学习打造一个比较权威的资料平台,农博馆与学校图书馆联起收来,建设以“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大型典籍资料库。目前,已收集到了全省各个市县的地方史志,以及大批关于民俗、非遗、古村名镇等有关资料。
图6:乡村调研,采访豫西锣鼓曲(摄于淅川荆紫关)
校内外研究团队不少同志已开始向农耕文化研究方向发力,2017年7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汪庆华教授的文章《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政协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等众多著名网站均予转载,产生较大影响。
放宽视野,影响带动一批农耕主题博物馆
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十分厚重。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农耕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掘、研究、传承、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绝不是一两个少数博物馆力所能及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农博馆以开放的思路和眼光,力促省内外创建同类博物馆,携起手来共同为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作出努力。
开馆五年来,陕西、湖北、河北、安徽、新疆、内蒙、山东、山西、广东、甘肃、辽宁等先后有80多支团队专程前来参观考察,该馆都给予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该馆直接指导建设的西安高陵“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湖北保康县“尧治河农耕文化博物馆”已经落成开馆。河南省内有登封、滑县、商丘、中牟、周口、舞阳、内乡、泌阳、淇县、新县、西平、新密、叶县等多地均有农耕文化主题场馆在建或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由于建馆较早,对于影响带动省内外形成了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建设新方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三大课题等待作答
“展望未来,三大课题等待我们去回答、去实现”,汪庆华教授认为,第一个课题就是要思考如何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强化优势,积极参与,为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如何在博物馆事业日益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建设,提升品位,在我国博物馆群体中占据一席之地。三是如何在学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工作格局中,培育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在纪念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五周年之际,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农博馆学术顾问和该馆的战略合作伙伴纷纷发来贺信贺电表示祝贺。12月22日,许昌学院和许昌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了纪念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座谈会。座谈会上,许昌学院党委书记闫纪建表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及其相关研究工作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经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对外影响的一张靓丽名片,学校将进一步利用好这个平台,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凸显高校学术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
图7:传习民间游戏,留住农耕记忆
青山绿水,悠悠乡愁,寄情农耕,情怀所至。“我们应该明白从哪里来,记住通往故乡的路,守住心灵深处那片家园” “许昌学院正是用一座博物馆的情怀力证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回望传统农耕生活,更感今日幸福,展望未来,我辈更当共勉。”每每有参观者写下这样的留言。